“春之舞”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新春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春之舞聆聽民族音樂魅力樂章、樂聲中奏響對新春的美好祝福
1月16日,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春之舞”新春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
精心編排的經典曲目、精彩紛呈的民樂演奏
指揮家葛亞南執棒、特邀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飛帶來二胡與樂隊 《除夕》
廣播民族樂團嗩吶演奏家周藝翔、隋萍萍、李松、王河久演奏《百鳥朝鳳》
中國廣播藝術團獨唱演員、周宇軒、王小瑩、劉洺君攜手演唱經典紅色歌曲聯唱
《映山紅》《十送紅軍》《英雄贊歌》在歌聲中追憶紅色歲月
《春節序曲》描繪了百姓歡慶春節的熱烈場景,作為音樂會的開場曲,渲染了濃郁的節日氛圍,讓觀眾從旋律中品出了濃濃的年味兒。
指揮:葛亞南
嗩吶:周藝翔 隋萍萍 李松 王河久
《百鳥朝鳳》是嗩吶名曲之一,以熱情歡快的旋律描繪出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樂曲采用循環體的結構,用嗩吶模擬鳥鳴之聲。表現出百鳥爭鳴的熱鬧場景。演奏家們以默契十足的配合,技藝高超的演奏,將百鳥的鳴叫演繹得惟妙惟肖,在高音區內采用快速雙吐和循環換氣的方法,超長音的炫技演奏,四支嗩吶輪番接力,贏得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西部民歌主題組曲
《春之舞》旋律輕快明朗,仿佛冰雪消融、萬物復蘇的春日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跳躍的音符仿佛一位舞者在春天的舞臺上翩翩起舞。樂曲描繪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機和人民勤勞奮進的和諧畫面。全曲情感熾熱,表現人們熱愛生活、以奮斗創造未來的精神品格,以及對春天的贊美、對祖國和人民的歌頌。
《金蛇狂舞》樂曲的旋律昂揚,熱情洋溢,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歡騰氣氛。樂曲中間部分由打擊樂器演奏出熱情昂揚、流暢明快的旋律,充滿生機與生命之活力。通過打擊樂器的節奏烘托,使情緒逐層高漲,直至歡騰紅火的頂點,生動再現了鑼鼓喧天的歡樂場面,洋溢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周宇軒演唱的歌曲《映山紅》是電影《閃閃的紅星》的插曲,歌曲旋律優美醒耳,歌詞聲情并茂,洋溢著濃郁的江西山歌風味,優美動聽、沁人心脾,旋律中傳遞著對紅軍英雄的崇高敬意和熱愛之情。
王小瑩演唱的歌曲《十送紅軍》的歌詞以敘事為基礎,并借敘事來表達革命根據地人民對紅軍的深厚感情以及對革命勝利的強烈期盼。歌詞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情真意切、難舍難分。
劉洺君演唱的歌曲《英雄贊歌》詞曲作者將熱血沸騰的感受融入其中,將對戰士們的真摯感情灌注筆端,譜曲后通過與電影故事情節的巧妙嫁接與情感氛圍的自然融合,使歌曲具有了打動人心的魅力,家喻戶曉,傳唱至今。
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飛傾情演繹《除夕》用民族樂器二胡來展現“除夕夜,歡語笑聲中,處處飛花穿夜雨,家家刻燭待春風,臘酒正香濃”。作品采用京劇中的二黃腔元素,生動描繪出一幅除夕大年夜的景象。
民族管弦樂《漁歌》取材于赫哲族民歌,在原生態旋律的基礎上,將音樂進行拓展,描繪了在白山黑水間,以漁獵為生的少數民族古老的生活情境,表達出樸實、深切的情懷。
本場音樂會經過精心編排,甄選了一系列經典民樂作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通過藝術家們精湛絕倫的演奏,以藝術之名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之聲,為聽眾呈現一場震撼心靈、充滿文化底蘊的民族音樂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