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葡語國家文化周”在澳門開幕 中國廣播藝術團受邀演出精彩民樂
受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邀請,中國廣播藝術團一行20人,于10月15—21日訪問澳門,參加“第十六屆葡語國家文化周”活動。此次活動是作為落實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中國推進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舉措(2024-2027)》中有關在澳門建立中國與葡語國家視聽合作機制的主要活動之一,同時也是廣電總局慶祝澳門回歸25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此次文化周的活動主題是“優秀視聽作品音樂展演”,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民樂演奏家們在澳門漁人碼頭勵駿廣場等演出場所,攜手帶來四天四場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的民族音樂演出。精心設置的曲目、技藝精湛的演奏,贏得與會嘉賓和中外觀眾的一致好評。
本次赴澳門演出的是由樂團各聲部首席組成的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室內樂團,曲目設置展現了民族音樂的深厚底蘊和多元化色彩。京胡、二胡、笛子、嗩吶輪番登場,《夜深沉》《賽馬》《牧民新歌》《豐收》《百鳥朝鳳》展現了民族樂器的個性化特點,膾炙人口的《花好月圓》《阿細跳月》《步步高》讓人大飽耳福。《絲綢之路》將思緒帶回到千年絲路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之中,表達了東西方文化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交流與融合。
為本場音樂會精心編配的《四大名著片段》,樂曲深情演繹《紅樓夢》細膩委婉的情感糾葛,感受《西游記》奇幻磅礴的取經之路;聆聽《三國演義》英雄輩出的烽火連天,奏響《水滸傳》義薄云天的江湖豪情,膾炙人口的經典旋律如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匯聚成穿越時空、對話古人的美妙樂章。
著名胡琴演奏家姜克美與樂隊帶來的《海之歌》是一首廣為流傳的葡萄牙民謠,音樂純凈大氣、情感內斂含蓄,營造出濃郁的浪漫情懷和感人的音響色彩,詮釋了多元文化融合的現代音樂語匯。藝術家們用優美動聽的旋律搭建起文化交流的友誼橋梁,讓民族音樂奏響文明交流互鑒新樂章。